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unday, July 6, 2025 星期日
  • 微信

方正证券丨周报聚焦1025-1029

来源 外汇天眼 10-27 07:30
【目录】【非银 | 韩振国】互联网人身险规范化,关注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的券商股(20211025)【食品 | 薛玉虎】21秋季糖酒会总结:白酒基本面稳健,向上趋势不改,继续保持乐观(20211025)【医药 | 唐爱金】短

  【目录】

  【非银 | 韩振国】互联网人身险规范化,关注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的券商股(20211025)

  【食品 | 薛玉虎】21秋季糖酒会总结:白酒基本面稳健,向上趋势不改,继续保持乐观(20211025)

  【医药 | 唐爱金】短期精选三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中长期看好高端医疗设备和中药板块(20211026)

  【军工 | 鲍学博】10月第3周:三季报持续高景气,军工央企股权激励再获进展(20211025)

  【环保 | 王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全面融入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1025)

  【方正非银】《互联网人身险规范化,关注三季度业绩超预期的券商股》

  1、三季度GDP增速回落,我国前三季度GDP达82.31万亿元,前三季度同比增长9.8%,增速回落,但仍高于年度GDP增长6%的预期目标,GDP两年平均增长为5.2%,比上半年两年平均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

  2、前三季度保费收入下滑,六大寿险总保费增速均降为负值,除中国人保外寿险公司9月同比均下滑,中国财险产险收入持续第一,除太平产险,其他三家寿险收入同比均下滑,中国人寿单月和累计保持第一。

  3、投行业务监管趋严,今年来共有近40家券商的116个IPO项目因主动撤回而终止审核。证监会网站公布了12条投行业务违规处罚信息,其中,行政监管类9条,自律监管类3条,涉及7家券商19名保代或财务顾问。(新华网)

  4、银保监会进一步规范互联网保险机构业务,2021年10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主要内容包括:明确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经营条件;实施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专属管理;加强和改进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监管。

  投资建议:互联网人身险监管规范化,9月保费收入下滑,继续等待负债端改善;关注三季报业绩超预期的公司,尤其财富管理能力突出的券商。

  风险提示:市场风险偏好下行,流动性收紧,重大监管政策调整。

  21秋季糖酒会总结:白酒基本面稳健,向上趋势不改,继续保持乐观

  》

  1、本届秋糖是一届正常的秋糖,表现符合预期,虽然市场情绪略偏悲观,但我们依旧对基本面保持乐观。2、酱酒仍是本届秋糖最大热点,但招商需求大于选品需求;酱酒行业分化已现,未来将加速头部集中趋势,中小酱酒将面临洗牌。3、白酒行业并非进入“增长后期”,而是面临结构换挡,由高端一线引领增长向次高端扩容的弹性增长转型。4、秋糖调研反馈仍以双节表现为主,行业基本面向好,高端稳健次高端提速。

  5、投资建议:长期来看,白酒行业价位升级逻辑并未发生改变,且没有大的系统性风险,消费结构和渠道结构都更加健康。我们认为本轮发展空间更大、持续性更强、基础更扎实,白酒未来趋势向好至少维持五年以上。当前板块正处于趋势走好的前期:

  1)龙头回款基本完成,Q3业绩有保障、

  2)茅台股东会/老窖激励落地带来利好、

  3)资金回流亦会对板块形成催化。

  综合考虑基本面、估值、市场预期等方面因素,继续推荐:1)高端酒:贵州茅台(管理改善,基本面趋势确定)、泸州老窖(激励落地,利润弹性释放)、五粮液。

  2)基础扎实的区域龙头的次高端龙头:如古井贡酒(弹性较为确定)、口子窖(业绩加速恢复,估值便宜)、今世缘(回款较好,结构有优势)、洋河股份(恢复上升趋势)和山西汾酒(弹性较大)等。

  3)预计酒鬼酒/舍得酒业等回款情况较好,Q3依然会在高基数上延续高增,但预期已在高位。

  风险提示:新冠疫情持续时间和猛烈程度超预期;宏观经济波动导致消费升级速度受阻;国家行业政策变化;食品安全事件等;餐饮渠道恢复低于预期。

  短期精选三季报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中长期看好高端医疗设备和中药板块

  》

  本周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0.27%,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48%,在28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3位,处于中游位置;其中生物制品周涨幅最大(涨幅为2.85%),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11%。

  近一个月医药生物板块收益率为-2.82%,板块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5.68%,在28个一级子行业指数中排名第16位,处于中游位置;其中中药月涨幅居前,涨跌幅为4.11%(相对沪深300收益率为1.24%),跌幅最大的为医疗服务-9.15%(相对沪深300:-12.02%)。

  本周多地区出现国庆旅行团引起的疫情散点突发情况,新冠检测需求逐步常态化,带动疫情相关股票上涨。从政策角度来看,国产替代趋势加强及医疗新基建落地,医疗设备有望加速成长;中药配方颗粒于11月1日试点结束,各省陆续纳入医保带动中药配方颗粒销售上量,建议关注高端医疗设备和中药配方颗粒。目前生物医药板块(SW)当期34.2倍估值,处于历史平均估值中枢,板块整体性行情较难,回归个股行情;我们建议重点配置以下相关主线个股:高端医疗设备进口替代加速;中药配方颗粒相关个股;三季报业绩有望高速增长的相关个股。

  相关投资主线:

  (1)高端医疗器械受益进口替代加速和医疗新基建进程。

  (2)弘扬中医文化,多省市中药配方颗粒有望纳入医保。

  (3)三季报有望高速或者超预期高增长。

  (4)集采降价预期见底企稳回升。

  (5)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关注新冠药后期治疗性药物的临床进展。

  (6)科研创新推动科研服务持续高景气,建议关注超预期高速成长企业。

  (7)化学药制药板块CXO高景气及国际化。

  风险提示:国内外新冠疫情发展影响医疗机构正常运营程度超预期;政府集中采购降价幅度高于预期;国产医疗设备进口替代不及预期;海外国际化进程不及预期。

  10月第3周:三季报持续高景气,军工央企股权激励再获进展

  》

  1、军工行业保持高景气,看好板块全年表现

  截至2021年10月25日,21家军工上市企业发布2021年三季报,其中,12家公司企业2021Q1-Q3营收同比增速在30%以上,13家企业2021Q1-Q3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在60%以上,保持较快增长。

  规模效应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归母净利润增速较营收增速更快。21家企业2021Q1-Q3合计营收458.97亿元,同比增长32.69%,合计归母净利润56.67亿元,同比增长84.66%。

  2021Q3单季度业绩保持较快增长。2021Q3单季度,21家企业合计归母净利润22.00亿元,同比增长55.36%,环比增长17.08%。其中,12家企业2021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正增长,9家企业2021Q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20%以上。

  2、四创电子发布股权激励方案,军工央企股权激励再获进展

  四创电子发布了长期股权激励计划暨首期实施方案(草案),首期拟授予激励对象的限制性股票数量为475.9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99%,首次授予的激励对象共计373人,授予价格为21.71元/股,主要业绩考核指标为以公司2020年净利润为基数,可解除限售日前一年度净利润复合增长率不低于20.00%。

  截至10月24日,已有11家军工央企已实施或已披露股权激励方案,实施股权激励后,有助于军工央企上市公司建立、健全长效激励约束机制,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提升核心团队凝聚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地将股东、上市公司和核心团队三方利益结合在一起,使各方共同关注公司的长远发展,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

  3、投资建议

  我们看好军工板块未来表现,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两条主线:1)航空航天产业链:航发动力、中航沈飞、中航机电、中航电子、中航高科、中直股份、北摩高科、钢研高纳、西部超导、盟升电子;

  2)国防信息化:高德红外、航天宏图、七一二、国睿科技、紫光国微、中航光电、航天电器、振华科技、鸿远电子、宏达电子、火炬电子。

  风险提示:军工产业链某一环节产能受限导致军品交付推迟;装备批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交付推迟;军品批量生产后价格降幅超出市场预期。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全面融入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

  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将全面融入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

  中共中央 国务院提出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1)工作目标为: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

  2)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全面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政府和市场两手发力,构建新型举国体制。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加快发展。

  3)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或受限。我国将严格控制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

  发改委等部门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

  1)提出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2)《意见》提出将选择综合条件较好的重点行业,率先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高耗能行业节能降碳压力大。

  3)《意见》同时提出要适时修订节能标准,加强节能降碳工艺技术开发,推动高能耗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强企业能耗和碳排放日常监测,建立健全违规行为监督问责机制。利好节能工艺开发企业和碳核查、碳排放监测企业。

  风险提示:项目推进进度不及预期;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疫情反复风险。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