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SPAC Research数据显示,在2020年美股共有480起IPO交易,其中通过SPAC上市的有248起,共募集资金830亿美元,占美股总募资规模超一半。紧接着2021年上半年,美国上市SPAC新股共358只,首次公开发售所得款项1110亿美元,超过2020年全年数字。这场席卷美股市场的资本热潮也吸引了全球各大交易所纷纷布局这一上市机制。
今年7月,英国金融市场行为监管局(Financial Conduct Authority)表示,将不再要求SPAC公司在披露交易计划时暂停上市,这一规定也被视为推动SPAC在英国上市的信号。
9月2日,新加坡交易所正式发布SPAC主板上市规则,成为继韩国和马来西亚两地证券交易所之后,第三个引入SPAC的亚洲证券交易所。新加坡交易所监管公司首席执行官陈文仁认为,新交所的SPAC框架将为企业提供更丰富的融资途径,并且在价格和执行方面有更强的确定性。希望通过推出SPAC制度吸引更多高质量的公司在新交所上市,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投资机会。
9月17日,香港交易所刊发咨询文件,就建议在香港推行SPAC上市机制征询市场意见,为期45天。主要内容涉及SPAC投资者和发起人资格、集资规模、上市新规、股份赎回以及清盘除盘等。香港交易所上市主管陈翊庭表示:“香港交易所作为亚洲领先的全球新股市场,一直致力提升上市机制,力求在适当的投资者保障、市场质素与市场吸引力之间取得良好的平衡。香港引入SPAC上市制度可为市场提供传统首次公开招股以外的另一渠道,吸引更多来自大中华区、东南亚以至世界各地的公司来港上市“。
SPAC(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即特殊目的收购公司,也被称为“空白支票公司”,其成立目的是用筹措的资金收购一家具有发展前景的优质非上市公司,以实现后者的融资与上市。该上市模式起源于加拿大,并在美国证券市场获得众多投资机构青睐。
对于SPAC上市的优势来讲,包括不仅限于:
确定性高:在并购交易完成前,SPAC已经是上市公司了,因此目标公司不需要经历漫长的IPO上市过程,通过已上市的SPAC并购,在并购交易完成时即实现目标公司的上市,从而大大减少了传统IPO上市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风险与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
流程简单:目标公司通过SPAC并购交易上市,只需要获得SPAC股东的批准,无需在SPAC并购交易完成前准备上市材料、进行路演,需要呈报财务报表内容相对较少,从而避免了一系列繁琐的传统IPO上市程序,上市成本相对较低。
定价方式更有效:通过SPAC上市,目标公司的股权价格在签署SPAC并购交易文件时即可确定。在交易宣布后,SPAC股票的交易情况也可反映公开市场对目标公司定价的态度。
此外,很多SPAC会通过定向增发在SPAC并购交易交割前进行融资。参加定增的投资人通常市场声誉良好且具有丰富投资经验。定增的交易情况也能从侧面证明目标公司的估值。
综合来看,相较于传统IPO上市,SPAC交易上市具有时间快、费用低、流程简单、交易结构灵活等特点,可避免繁杂的传统IPO流程而快速上市。同时,SPAC在找到优质的并购目标完成并购交易后,将为其投资人在短时期内带来较高的投资回报。SPAC交易上市适合于希望上市确定性高且能够迅速上市的公司,或者希望能从SPAC发起人组建的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获益的企业。
狮子集团建设和发展了一支专业的SPAC发起团队,正在成为行业领导者。围绕SPAC成立、上市和寻找目标的需要,我们构建的团队拥有财务、融资、估值、SEC监管和报告等方面的人才。另一方面,作为最早起源于亚洲地区的SPAC之一,狮子集团拥有SPAC合并的第一手经验和充足的财务资源。我们的董事会和管理团队在亚洲的各个行业圈子中拥有广泛的人脉,例如互联网技术、软件、金融科技等领域。我们有能力挑选出有意上市的优质私营公司,我们在SPAC行业的背景和专业知识将有助于引导他们完成上市之旅,同时也将为狮子集团创造价值。
从某种角度来说,SPAC与传统IPO有着一定的互补效应。SPAC作为一种创新金融工具,确有其独特的优势,特别是在全新的全球资本市场态势之下,其价值必将愈发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