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三大指数全天震荡,个股涨多跌少。截至收盘,沪指收报3656.22点,跌幅0.17%;深成指收报14536.31点,跌幅0.61%;创业板指收报3200.40点,跌幅1.12%。股指期货方面,沪深300期指IF2109跌幅0.98%,上证50期指IH2109跌幅1.29%,中证500期指IC2109涨幅0.28%。盘面上,氟化工、光伏、风电、钛白粉等板块领涨,鸿蒙、饮料制造、工业母机、新冠检测等板块跌幅靠前。个股方面,两市共106股涨停(含ST),8股跌停(含ST)。
市场策略
9月15日,沪指宽幅震荡,创指单边下跌。三大核心主线券商、光伏、锂电中,只有券商拖累后腿。所以盘面上,指数虽然处于调整中,但情绪不算太差。回顾近期来看,两大指数经常成背离走势,好的一面在于创指正在筑底。那么沪指短期整理一下筹码之后,叠加北向资金净流入,两指数是有望共振上攻的。
技术上,A股市场短期快速上行时期已经过去,后面A股市场大概率是震荡上行的结构型行情,总体呈现慢牛格局,市场并不缺乏投资机会。股票市场从流动性驱动逻辑逐渐转向业绩增长和成长驱动逻辑,A股整体基本面支撑较强,指数长期震荡向上走势延续。
短期从风险偏好来看,或将为半导体、光伏、5G、出口品等板块带来利好。配置方向仍以高景气赛道为主:1)配置性机会,高景气长赛道:继续看好,逢调整布局:新能源上游(包括相关有色、化工等)、军工、专精特新“小巨人”。2)交易性机会,低估值阶段性高景气:钢铁、煤炭、券商、建筑等。
03
机会前瞻
据新浪财经消息,9月14日, Canalys发布中国云服务市场2021年第二季度报告。报告显示,二季度,中国云基础设施市场增长54%,达到66亿美元。
疫情作为一把双刃剑,虽然延缓了线下云业务进程,但是有效加速了企业上云、用云的紧迫感,培养和孵化新的商业模式和用云习惯,助力公有云市场的进一步扩大。展望后市,随着数字经济时代全面来临,5G新应用兴起,数据计算、存储需求呈指数增长,云基础设施建设势在必行。
相关上市公司:中兴通讯、中国联通。
特高压央企加快重组整合
据新浪网报道,9月14日,中国西电公告称,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分子企业实施重组整合。
为了匹配新能源发电的大比例接入,我国特高压建设在未来5-10年会进一步加快,特高压产业投资将持续加码。此次中国西电与国家电网部分子公司重组整合后,将有助于央企更高效的推动特高压产业投资。特高压建设周期一般为2-3年,设备企业业绩有望在未来2年迎来集中释放。中长期来看,在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预计“十四五”期间,国内电气化率将持续提升,特高压产业发展前景依旧广阔。
相关上市公司:中国西电、国电南自。
小米发布智能眼镜概念新品
据小米官方微博消息,9月14日,小米发布概念新品小米智能眼镜探索版,整机重51g,外观与普通眼镜几无区别。该智能眼镜将MicroLED微型显示屏隐藏于镜架之中,通过先进的光波导镜片,让光线实现空间转移,是目前几乎唯一能让智能眼镜接近传统外观的技术方案。
近几年,谷歌、微软等几大科技巨头都推出过AR智能眼镜,但由于定价昂贵,且外观无法接近传统眼镜等因素,导致在C端市场失败。此次小米通过光波导镜片,让智能眼镜接近传统眼镜造型,有望再次让AR/VR眼镜产品进军大众消费领域。目前VR硬件逐步趋于成熟,只需静待内容与应用百花齐放,而AR硬件还未大规模普及,重点在于光学与显示领域是否突破(成本占AR硬件43%),产业化放量指日可待。
相关上市公司:韦尔股份、三七互娱。
- 免责声明 -
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本页面所有信息不构成投资建议,不构成对任何金融产品、服务的推介,请审慎选择与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及投资目标等相匹配的产品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