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市回顾
9月14日,A股全面收跌。上证指数收报3662.60点,跌1.42%,成交额6937.78亿元;深证成指收报14626.08点,跌0.54%,成交额8194.05亿元;创业板指收报3236.55点,涨1.32%,成交额2894.77亿元;个股跌多涨少,涨停79家,跌停11家。北向资金净流出41.28亿人币。 港股随外围调整。早间恒指小幅高开13点,短暂见高25900,随后继续向下寻底,尾盘最多跌435点低见25377,收盘跌311点或1.2%,报25502;国企指数跌157点或1.7%;恒生科技指数跌92点或1.4%。成交总额1,409.45亿港元,港股通净流入887万港元。 医疗器械股超跌反弹,爱康医疗(01789.HK)涨20.3%,微创医疗(00853.HK)涨11%,启明医疗(02500.HK)涨9.1%,康基医疗(09997.HK)涨4.8%。 回购难阻互联网调整,腾讯(00700.HK)跌1.1%,小米(01810.HK)跌0.64%,华虹半导体(01347.HK)跌5.5%,心动公司(02400.HK)跌3.8%。 原材料大幅回吐,五矿资源(01208.HK)跌7.4%,金川国际(02362.HK)跌6.9%,中国铝业(02600.HK)跌6%,紫金矿业(02899.HK)跌4.5%。 地产股受恒大拖累全面走低,中国恒大(03333.HK)跌11.9%,融创中国(01918.HK)跌11.2%,富力地产(02777.HK)跌7.7%。
市场展望
经过超跌反弹修复之后,互联网基面仍乏力,再度向下寻求支撑。这也符合弱势板块的特征。而前面持续爆炒的原材料股终于迎来了调整。而短期市场又面临年末检验联储缩减QE决心的时刻,在靴子落地之前,市场心态会趋于谨慎。恒指回到了低位波动区间24600-26600的中轴附近,短期进一步调整空间可能趋于减小。 资金方面,港股兑美元总体维持弱势。港股通净流入接近于零。内外资都处于观望阶段。A股和美股的调整,让市场人气趋于下降。市场观望心态较重,因此成交额有明显萎缩。 行业方面,互联网再度走势,有二次探底风险。内银股表现稳健,对指数起到稳定作用。原材料持续大涨后,相关商品涨价利好得到充分反映,个股积累了大量的获利盘,出现回吐也附正常现象,短期对此板块暂宜观望,等到新的性价比出现。关注一些估值较低,底部放量,行业基本面改善,且涨幅不大的个股,有补涨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