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雷厄姆说: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
上周五上午,市场加速的过程,看着心里都很紧张,茅指数、宁组合指数、医药、恒生科技指数纷纷大跌,难道市场又崩了,市场恐慌情绪蔓延,据说都把某基金公司女主持骂哭了,而这两天市场又开启了普涨模式,大家又喜笑开颜了。
市场的情绪令人难以琢磨,怎么在这权益大市场里挣到钱,尤其是解决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将通过数据围绕一些问题为各位投资者梳理下。
追涨有没有问题?
很多投资者买基金,看基金业绩的排行榜选基金是投资者的第一课,基金排行榜因此也在各类理财APP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其中的潜台词就是基金的历史业绩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未来。有很多研究,论证过该方式从长期来看并没有很好的可持续性,尤其是年维度的,冠军魔咒基本没有解除过。但是这几年不断有投资者拿各种排行榜投资大法来打我的脸,你看我追涨买的白酒、买的医药、买的新能源、买的芯片……
这里,我们还是先从业绩层做了一个小实验,首先模仿部分投资者追涨的行为,从16年初开始,每个季度首日买入当日近一个月收益排名TOP3的基金持有一个季度。基金的候选条件,当时成立满6个月,非封闭式,合计规模超1亿,A类份额的偏股混合型基金,每个季度调仓一次(T+1换仓),申购手续费1%,赎回0.5%,无风险利率=3%。
追涨组合获取的业绩如下:年化收益率8.19%,波动率27.20%,夏普比率0.19。
对比我们在16年初同时买入偏股混合基金指数,对应年化收益率11.39%,波动率19.96%,夏普比率0.42。
数据来自万得,日期区间20151231-20210823,以上数据模拟不代表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从长期来看这种追涨大法收益率其实是不如咱们长期持有策略的,但为什么还存在追涨赚钱这种幻觉呢?
客观来说,从19年以后部分时间段,追涨组合的收益率曲线似乎比偏股混合基金指数更陡峭些了,因为在市场出现了明显的赛道风格,动量因子会相对有效,这种短期追涨是具备一定的合理性。但是,我们从实际的投资效果来看并不建议投资者这么操作,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第一,追涨策略并不适合所有的市场环境,有一定局限性,容易被误用。
第二,追涨行为不具备持续性,投资者通常不会自律性的调仓、保持权益仓位的稳定去穿越牛熊,同时伴随杀跌、非理性的择时,导致理论收益率不能转换投资者实际收益。
因此,从各个方面考虑,不建议投资者自己去简单的以业绩排行榜去追热点,长期持有方式投资对普通投资者更友好。同时,重要的是不管什么时候都不要离开市场,市场短期的情绪我们有时琢磨不准,但是长期来看终究会回归。
那到底应该怎么选产品呢,您可以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为您提供最切合当下风格的金融产品,为您财富保值增值护航。当然可以跟联系中信建投的理财师,了解当前市场最合适的配置方式,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下一篇将为大家具体分析为什么19年后追涨的趋势投资奏效了?本质在哪里,尽请关注。
最后,跟大家简单介绍下最近的规模风格的趋势。偏中小盘的中证500和中证1000在气势上超过了跌跌不休的大盘风格,同时,它们处于历史的低估区,风险溢价处于历史相对较高位置,具体见《股债资产性价比》。同时,中证500和中证1000在2021年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的一致预期远超自身历史以及同期的大盘风格(俗称景气度高),值得关注。
数据来自万得,日期区间20210725-20210825,以上数据模拟不代表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保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风险提示:本报告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本报告的调研内容为后续整理,不保证整理内容与调研原文完全一致,另外基金经理观点可能发生变更,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列示的基金名称也仅做示例,非基金宣传推介,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