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7月,地方政府新增债券发行进度较去年同期明显放缓,主要受到专项债发行较慢的拖累。今年的新增发行额度较去年减少,同时,在疫情受控和低基数的推动下,上半年内地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弱化了基建托底的必要性。今年财政部下达发行额度较去年晚,也延缓了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的发行进度。不过,我们测算今年8-12月期间,专项债的潜在发行规模将超过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的发行规模有所增加。在当前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加大的背景下,专项债发行提速将有利带动基建投资,助力稳增长。城投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开展基建项目的主要载体,专项债发行提速将减轻城投平台的压力。
前7月地方政府债发行进度较慢
今年前7个月,全国共计发行地方政府债39,979亿元,包括18,583亿元的一般债券和21,396亿元的专项债券。其中,新增债券发行共18,833亿元,一般债券和专项债券分别占5,287亿元和13,546亿元。相对财政部早前下达2021年度新增地方债的限额42,676亿元,前7个月的新增发行只占今年额度的44%,虽然近月发行有所加快,但仍落后于时序进度。
2020年前7个月新增地方债发行28,291亿元,占2020年新增限额的60%。因此,今年地方政府债发行相对去年有所放缓。其中,新增专项债的发行相对2020年前7个月的22,661亿元减少了9,115亿元。
相对2020年47,300亿元的地方政府债新增发行额度,今年的新增发行额度较去年减少了4,624亿元。同时,在疫情受控和低基数的推动下,上半年内地经济复苏势头强劲,弱化了基建托底的必要性。今年财政部下达发行额度较去年晚,也延缓了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的发行进度。
未来几个月专项债发行将提速
在疫情防控压力阶段性加大,地产严调控传导,以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的冲击下, 7月份的社融数据走弱,基建投资增速下滑等,都预示了下半年经济增长压力有所加大。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预期年内地方政府债发行提速,特别是专项债券加速发行,将有利推升基建投资需求,发挥对经济托底的作用。
今年1-7月新增专项债发行共13,546亿元,相对全年34,676亿元的限额,只完成约40%的额度,剩余21,130亿元的额度可在8月至12月期间发行。相对2020年8至12月新增专项债发行13,358亿,余下几个月的专项债发行将比去年加快。
7月末召开的政治局会议要求“做好宏观政策跨周期调节”,“统筹做好今明两年宏观政策衔接,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关于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会议要求“合理把握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进度,推动今年底明年初形成实物工作量”。据了解,部分地方政府按监管要求,将预留部分专项债额度在今年12月发行,这部分资金将用于在明年年初支出形成实物工作量。我们认为这将有助于做好财政政策的跨周期调节,减轻明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经济增长压力。
专项债发行提速将减轻城投平台资金压力
在上半年经济复苏背景下,城投平台融资环境实际上有所收紧,上半年城投平台共计净融资约10,500亿元,较去年同期减少约2,500亿元。此外,在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担忧下,城投融资政策也不断加码,银保监会7月中旬发布的《银行保险机构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15号文”),文件要求打消财政兜底幻觉,严禁新增或虚假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切实把控好金融闸门,以及严禁银保机构为城投平台提供新增流动贷款资金等。境内融资政策收紧下,部分城投平台再度转向境外发行。年初以来,中资城投美元债共发行214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上涨84%。
当前国企和房地产信用不断受到挑战的背景下,城投公募债还没有发生实质性违约,市场对城投的信仰仍较为稳固。年初以来境外城投债的表现较优,iBoxx中资城投美元债指数上涨2.4%,明显好于iBoxx中资美元债总指数0.7%的跌幅。
2019年国务院明确专项债资金可用于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在2020年提高至25%,并要求专项债资金不得用于土地储备,政策有利引导专项债资金投向符合条件的基建项目。城投平台作为地方政府开展基建项目的主要载体,专项债发行提速将有利减轻城投平台的压力。
涂振声, CFA
涂振声先生是研究部副主管及执行董事,负责固定收益市场研究,对在岸和离岸债券市场发展有深刻见解。他拥有接近20年的专业经验,在2019年《机构投资者》大中华最佳分析师(海外)评选中入围投资组合策略团队。曾于法国巴黎银行(香港)的固定收益研究部从事宏观研究工作,团队在2007及2008年的《亚洲货币》投票中排名第一。他持有英国兰卡斯特大学金融硕士学位,并拥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资格。
李月, 先生
李月先生在从事宏观及固定收益研究工作。他拥有5年的中资美元债市场研究经验。其团队在 2019 年《机构投资者》大中华最佳分析师(海外)评选中入围投资组合策略团队。他持有爱丁堡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
周朗程, 先生
周朗程先生,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获工商管理金融学学士学位。2017年加入,从事宏观、固定收益及房地产行业研究工作。他在 2019-2020 年大中华地区《机构投资者》最佳分析师(海外)排名中取得投资组合策略个人第三名;2020 年全亚洲《机构投资者》最佳分析师排名中分别在香港和专题研究取得个人入围奖。其团队在 2019-2020 年大中华地区《机构投资者》最佳分析师(海外)评选中入围投资组合策略团队。
是中国工商银行的全资子公司
如需要可向索取进一步资料免责条款
本文件所载意见纯粹是分析员对有关国家及相关经济情况个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