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前言:
1.判断消息是否合理还要看信息源的出处,发布主题是否权威,是否有足够的公信力等等,不靠谱的“利好”宁可信其无,不可信其有。
2.在股市处于不同的阶段背景,信息的利空利多因素是相对的,比如说公布降息的消息,大盘有时涨,有时就不涨,甚至也可能下跌。
3.有时有用的消息并不一定立刻能够产生结果,要分析结果的可能产生时间。有“利好消息”≠股票立即肯定会涨。
4.交叉比对和核实自己的个股的“消息”,对自己的资金高度负责。即您是通过什么渠道获得这个“消息”的。若是来自于互联网的公开平台、小道消息、非指定类证券信息披露平台等,那就必须进一步去查实、确认是否真有这回事儿,以判别“消息”的真假。
5.注意分析“消息”所含“项目”的可行性。包括“项目”的技术含量、先进程度、“项目”实施者或开发者所具备的技术经济实力、技术的可推广性及其产品的社会接受能力、是否得到国家当前的经济产业政策的支持、是否能获得足够的产业资本的支持等。
今日盘前重点财经信息:
1、【重磅信号!易纲最新定调货币政策 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 年内再降准可期?】
易纲在总结中强调,要继续做好跨周期设计,衔接好今年下半年和明年上半年信贷工作,加大信贷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券商中国》
2、注册制下创业板制度安排疏通入口激活存量
从创业板注册制下首批18家企业去年8月24日上市到一年后的182家,有近四成集中于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五大行业。这与《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提出的“推荐符合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方向的创新创业企业,以及其他符合创业板定位的企业申报在创业板发行上市”的要求是相符合的。——《证券日报》
3、“创业板力量” 将越来越强劲
创业板注册制运行一年来,以注册制为龙头,统筹推进发行承销、上市、交易、持续监管、退市、投资者保护等一系列基础制度改革,成效初步显现。板块建设呈积极向好态势,创新创业企业上市通道进一步拓宽,板块吸引力持续提升,再融资市场蓬勃发展,直接融资比重大幅增加,常态化退市机制平稳落地,发行市场化程度不断提升,市场博弈更加充分,股票定价效率明显提升,引导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制度有效性得到充分检验。——《中国证券报》
风险提示:本资讯对于市场的判断及操作策略仅供参考,不构成所述证券的买卖出价,投资者应根据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投资需求和风险偏好等自行独立进行投资决策及承担风险,我公司及与我公司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会承担因阅读相应信息所造及其产生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