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Monday, July 14, 2025 星期一
  • 微信

央行释放重要信号!

来源 外汇天眼 08-24 16:31
8月23日,央行释放重要信号!!!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3日,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人行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的积极信号,会中强调提高银行放款能力,强化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业内展望后市称,适度预调应该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特征。

  8月23日,央行释放重要信号!!!

  8月23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3日,主持召开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座谈会。人行保持信贷平稳增长仍需努力的积极信号,会中强调提高银行放款能力,强化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业内展望后市称,适度预调应该是下半年货币政策的特征。

  人行下半年工作会议表示,2021年下半年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加强政策前瞻性、有效性,稳健的货币政策继续聚焦支援实体经济。受到两大重要财经政策决策机关所做出的宣示影响,中国不少法人预期人行不排除在第四季再推降准政策。

  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

  要促进实际贷款利率下行,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要继续推进银行资本补充工作,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

  8月11日公布的7月份信贷及社融数据:

  当月社融增量、中长期贷款等多项数据不及预期。7月新增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1.08万亿,同比多增905亿。社融增量1.06万亿,比上年同期少6362亿元。7月末,广义货币(M2)增速同比增长8.3%,增速比上月末低0.3个百分点。

  尤其是7月企业中长期贷款意外少增引发关注:

  从7月份数据来看,企业部门新增贷款的结构有所转差,其中,企业中长期贷款新增规模比去年同期少增1031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同比少增,结束了此前连续16个月的同比多增;企业短期贷款比去年同期多减156亿元。

  多位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人士曾表示,新增贷款规模多于去年同期水平,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但贷款结构转差则反映出实体经济融资需求有所减弱。

  8月或显现降准提振效应

  虽然7月份金融数据低于预期,但从市场观点来看,普遍认为较高的贷款增量体现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的稳固,目前社融正处于筑底过程,接下来伴随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微调,信贷、社融及M2增速等主要金融数据将趋稳反弹。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7月金融数据整体偏弱,不排除短期波动的影响,预计央行降准对信贷和社融的提振效应将在8月有所体现,预计8月金融数据有望全面回升。接下来伴随宏观政策向稳增长方向微调,信贷、社融及M2增速等主要金融数据将进入一轮波动上行过程。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社融正处于筑底过程,社融回落体现了治理表外融资的大趋势,政府债券融资的明显偏弱,有望促进政府债券加快发行,从而对社融增速形成支撑,但去年社融基数逐渐走高,也意味着下阶段社融增速大概率维持低位波动。

  “宏观政策要坚持稳字当头,搞好跨周期政策设计,密切关注有效续期变化,逐渐将工作重心向稳增长偏移,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加大对制造业、中小微企业、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温彬表示。

  业内:看好年内再降准

  结合8月份MLF操作及LPR报价来看,目前,银行体系流动性整体保持合理充裕。受疫情反复等因素影响,市场有声音认为下一阶段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对“降准”“降息”的预期有所升温,业内普遍看好年内再降准。

  从MLF操作上看,8月共有7000亿元MLF到期,央行于7月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释放的部分流动性用于置换本月到期的MLF,因此本月缩量续做6000亿元MLF,整体续做规模略超市场预期,体现了金融对市场流动性的呵护。

  从MLF到期量来看,年内仍有3.05万亿元MLF到期。根据年初计划,今年共发行专项债券3.65万亿元,前7个月已经发行1.35万亿元,发行进度为37%,明显慢于前两年。

  此外,年内进一步降准的概率并不算低,但需要强调的是,降准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的改变。降准的初衷是为了增强金融机构资金配置能力、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当前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工业企业利润平稳较快增长,长期向好的经济基本面没有变,尚看不到MLF降息的迫切性。

  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

  人民银行24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100亿元逆回购操作。期限为7天,中标利率为2.2%。鉴于今日有100亿元逆回购到期,人民银行实现零投放、零回笼。资金面上,近日短端利率小幅上行,总体仍处于合理区间。

  考虑到近期银行间资金面有所收敛,主要回购利率小幅上行,其中隔夜加权利率上行逾11bp,报在2.16%附近,有交易员称,央行公开市场持续的“百亿”对冲操作,叠加地方债发行放量带来的缴款需求大增,导致流动性局面略有吃紧。不过由于整体供给依然问题不大,该交易员表示,未来需求增多后或有可能引致价格走高。

  在兴银基金看来,“紧信用+宽货币”的宏观环境下,7月以来金融市场流动性依然较为宽松,市场主要表现出债市钱多资产少、房市资金难流入、股市好资产估值高的特征。

  短期来看,市场风格出现阶段性再平衡。展望后市,兴银基金表示,一方面央行7月降准以及近期超预期续做MLF等一系列行为均表明当前货币政策较为宽松,基本打消了此前市场对于政策收紧的担忧;另一方面最新的7月经济数据受疫情、洪涝等因素影响出现回落,而在以稳为主的政策基调下,预计后续货币政策或将继续积极稳健。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在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的背景下,考虑到国内外经济、物价形势存在较大差异,国内货币政策将突出自主性。

  王青表示,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并非转向全面宽松。在货币政策回归常态后,降准属于常规流动性操作。降准的同时不降息,意味着货币政策仍将保持稳健中性基调。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