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热点交流
老牌金牛基金不涨,怎么办?
2021年上半年,市场演绎极致风格,创业板科创板都是10%以上的涨幅,但与此对应的上证50,中证100,上半年呈现负收益。行业方面,电力设备新能源、化工、钢铁指数上半年涨幅超过20%,而传统大蓝筹非银行金融、地产、家电、军工,上半年跌幅都在10%以上。我们看到一批以新能源、医药为代表的主题基金在上半年收获很好的涨幅,我们也看到一批老牌金牛基金经理在上半年收益有限,甚至负收益。(本文数据来源于wind,历史不代表未来,投资有风险)
这个问题怎么看,我们的观点是,虽然一些老牌金牛基金经理在上半年收益一般,但也没差到哪里去,其实和沪深300指数、上证50指数的上半年收益率也相差无几,真的没有那么差。其次,我们也看到这类基金经理,其实是以逆向投资方法著称的,在主题风格突出的时期,本来就是这些基金表现一般的时候,历史上也不乏这些时刻。
怎么应对呢?如果这些资产是投资者的全部资产,那么少量配置一些年轻基金经理,或者定投一些主题风格显著的基金经理的基金,调剂一下波动也是可以的。如果原先已经配置了合适的卫星资产,那么可以继续持有。
02 各类资产观点交流
01
A股基金 增持
6月,市场先跌后涨,对5月份出人意料的上涨进行整理,我们当时说“市场选择‘四渡赤水’在当前位置反复纠缠也有相当大的概率”,结果确实是出现了反复震荡,目前震荡仍然在持续。我们也请大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震荡上,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上半年哪个主题基金夺冠,而还是以更远的视角看待当前的行情。
记得2018年7月,在市场连续暴跌之时,我们的《月度资产配置报告》就给出了“这里大概率进入底部区域”,之后,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发表《牛市的起点》我们给出2020年的关键词“2020不要怂,走正路”,2021年的关键词“乘风破浪”。
2021年上半年,在春节过后市场大幅震荡,有风有浪,伴随着市场对“抱团股”的猛烈攻击,对白马暴雷的猛烈攻击,对美国国债利率上升的高度担忧,对通货膨胀的高度担忧,经济好了担忧流动性收紧,经济差了担心企业盈利变差,还有担心互联网龙头的反垄断,担心美国退出QE等等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市场还是在继续前行。而太多的投资者在市场的风声中,过于希望把握住非常难把握的每次震荡,最终耽误了行程。
市场如果没有疯狂,也许会震荡前行,未来一两年,市场仍然存在疯狂的可能,我们要做的也许是守候,配置好专业的金融产品(公私募基金),做好组合,适当定投。对当下,放低预期,放宽心态,容忍震荡,耐心守候。
02
债券基金 中性
我们认为当前的利率水平客观地反映了国内的经济情况,且债券利率与美债保持较大利差,美债利率对国内债市的影响也可控,未来我国货币政策仍有望保持稳定,大放松不易,大收紧更不易,债券市场迎来了一段时间的稳定票息收益期。
除了纯债型基金有望迎来一段时间的平稳外,带有少量权益类资产的二级债基以及偏债混合型基金,仍然提供了不错的性价比。
03
港股、美股基金 具体分析
港股6月走出震荡整理的行情,指数涨跌空间不大,随着港股的新经济板块的快速扩容,港股的吸引力也日益加强,港股的新旧经济股票估值合理,长期前景依然良好,眼下仍是进行卫星配置、长期布局的时间窗口。
美股6月出现分化,纳斯达克高歌猛进,道指平盘,我们继续保持看好美股的观点,但短期涨升过快确实让我们有些担心。保持适当配置,静观其变,也许是当下可以的策略。
04
原油、黄金基金 具体分析
黄金在6月出现大跌,竟然回吐了5月份的全月涨幅,投机特征、补涨特征再次显现,对于贵金属的的后市,此次大幅回撤反而降低了风险,少量投机布局的窗口或打开。
石油在6月继续保持上升态势,抵达了我们提示的70美元上下10美元的区间,我们仍然认为在70美元上下10美元震荡仍是大概率事件,经过一段时间消化,石油价格有望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试探向上突破的可能。
03 基金经理观点赏析
南方基金 骆帅
下半年可能还是一个分化很严重的市场,还是一个震荡的市场,短期分化可能会延续,科技成长(新能源汽车、光伏、芯片、生物技术等)可能依旧保持占优的位置,和国内需求的相关的传统蓝筹白马,还需要等国内基本面的拐点,目前我们的消费没有回到2019年。
港股市场是投资中国新经济的沃土,港交所主板中科技/医疗/消费等新经济板块市值近几年有较大幅度的提升;经过一系列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港股市场已经汇聚了一批较为杰出的新经济公司,而且仍有更多新经济公司正排队接受港交所聆讯,即将登陆香港市场;把握科技、医疗、消费和现代服务业等新经济领域,可以分享中国新经济崛起的红利。
汇添富基金 杨瑨
数字经济时代来临的背景,是中国人口红利正在消失,有效劳动力规模逐渐萎缩,90后、00后对工作的要求也在提升,年轻人在职业选择上会更偏好自由度高的岗位,将来工厂的蓝领会减少,但是服务业的蓝领可能会增多。为了应对劳动力日益减少的问题,需要用智能化、数字化的手段去赋能每个人、每个企业。除此之外,供给端大量数字工具的涌现,比如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还有最近的AIOT(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也使得产业的互联网、产业的数字化成为必然。
数字经济可能是未来十年中国最重要的产业经济变革的赛道,聪明的人、聪明的钱、聪明的实业会不断涌入。好公司的很难判断,但是一旦判断准确,获益也会颇丰,数字化的真正践行,需要的不仅是大量的投入,还有理念的转变、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等等,这对于企业家治理和管理流程都是艰巨的挑战。很多企业现在做到了信息化,但这只是第一步,要实现真正的数字化转型,可能十步当中还有九步没有走。
富国基金 杨栋
下半年市场风格总体可能会偏震荡:盈利高增长的公司可能会有机会,往后看这一市场特征很可能会持续,所以需要识别出高景气的行业。同时,我们也看到下半年会有一些风险点:如疫情溯源,美联储的QE缩量甚至加息的预期,国内信用债处置风险等,我也会谨慎应对。从行业来看,目前没有特别看好的行业,军工、光伏、新能源车等领域从1年尺度看都有机会,但半年尺度看有不确定性,其中军工是今年以来高景气资产中唯一没有创新高的行业,存在机会。
中信建投基金 谢玮
医药行业目前还处在一个黄金十年的起点,回调20%以上或许都是绝佳的上车机会,我认为投资这个高弹性赛道需要抓住两个核心矛盾,一个是估值,一个是业绩,既然行业趋势总体向上,细分领域甚至加速向上,就可以比较有信心。
过去一二十年国际医药巨头成长得巨大,国内则通过资本市场的不断改革和支持,使得创新类医药企业能够有更多途径获得资金支持,造出爆发式增长的业绩,再考虑老龄化的加速发展,行业其实还有非常大的增长空间。投资医药行业我更愿意追求基于远见的回报,寻找对行业和公司的认知差和预期差,认知差是还没被发现的标的,预期差是短期并不被看好的标的,因此就要求持有期比较长,这是个好等待好公司表现机会的过程。
资料来源:各管理人
风险提示
本报告不代表中信建投证券观点,仅属于基金投资策略讨论,不作为投资建议,我们对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变更,我们已力求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列示的基金名称也仅做示例,非基金宣传推介,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任何人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与中信建投证券以及作者无关。基金产品详情请阅读基金法律文件,并以之为准,基金投资有风险,决策须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