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Sunday, October 12, 2025 星期日
  • 微信

惊天丑闻东窗事发,日本崩盘了!

来源 外汇天眼 07-07 13:47
鞠躬致歉,成了日企必备技能。日本制造,已从神话沦为笑话!日本“工匠”,成了名副其实的“躬匠”日前,日本三菱电机公司被多家媒体曝光产品检验数据造假,且造假行为可能已经持续超35年。近日,三菱电机发表声明证实,正在就长崎工厂

  鞠躬致歉,成了日企必备技能。

  日本制造,已从神话沦为笑话!

  日本“工匠”,成了名副其实的“躬匠”

  日前,日本三菱电机公司被多家媒体曝光产品检验数据造假,且造假行为可能已经持续超35年。

  近日,三菱电机发表声明证实,正在就长崎工厂对部分列车空调产品检验时有不当做法展开内部调查。

  三菱电机的产品近年来发生多起质量监控事件,涉及电子和半导体等产品,影响其产品信誉。

FXR_6b842558bb9442fab135163132066189.jpg

  日本多家媒体报道称,三菱电机公司长崎工厂没有完全按照用户要求检验列车空调产品的控制性能和电力消耗等内容,还伪造检验数据,上述产品由长崎制作所(长崎县时津町)制造并负责检查。据分析,违规至少从1985年前后开始一直持续。

  不出所料的一幕上演了,三菱电机高管在记者会上集体鞠躬致歉,社长杉山武史承认这是公司有计划的系统性造假,并宣布引咎辞职。

FXR_29e170f690714ff48ea1288d5a0dabfc.png

  三菱是日本最大军工企业,同时也是最大的企业财团,超过40多个产业高居日本第一,地位如同三星在韩国,就是日本制造的当家和门面。

  但现在,这个门面倒了,正式宣告了日本制造不再是跌落神坛,而是已经崩塌了。

  日本制造,专业造假几十年

  三菱,不过是其中一个惯犯。

  近些年来,日本知名企业不时曝出造假新闻,将“日本制造”拉下神坛。

  2021年2月,日本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曙光制动器工业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曙光)发布文件称,该公司4家日本本土工厂生产的刹车及其零部件产品中,超过11万件产品的数据是篡改或者编造出来的。

  其中,大约有5000件没有达到与汽车厂商约定的标准值。曙光还公布,造假行为至少可以追溯到2001年,时间跨度长达20年。本次造假事件波及到包括丰田、日产在内的10家日系车企。

  今年2月,日本一家生产处方药的制药企业小林化工曝出造假丑闻,累计已有200多名患者在服用该公司药品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健康受损。当地政府在近日对其下达了长达116天的停业整顿要求,创下日本药企最长停业处分纪录。

FXR_863a050146624d90951f06a804f2dab0.png

  小林化工承认,由于一系列违规操作,其制造的治疗脚癣等病的口服抗真菌药中,原本应该加入的一种主要成分被错误地替换成了睡眠诱导剂成分,而且睡眠诱导剂的添加量还达到了日本最高限量的2.5倍。

  截至到2月上旬,服用这一药物的患者中共239名报告健康受损。一些患者服药后失去意识,造成了22起交通事故。还有两名患者服药后死亡。

  论专业造假能力,日本称第二,地球上没人敢称第一,中国也不行。

  产品质量不达标是家常便饭,有专业的造假团队负责善后。

  一句话,日本造假多是系统性的,逻辑连贯能够以假乱真,时间久了,连他们自己都信以为真。

  日本制造,只是一场人为吹起来的神话故事

  以前,我们听到最多关于日本制造的事情,不是寿司之神,就是永不松动的螺丝,再就是国人去日本旅游,疯狂抢购马桶盖、电饭煲,即使发现是我们国内生产的,也照抢不误,说什么日本的标准比较高,出口的质量也比国内更好。

FXR_f45cb3b9b4664d52901e3a6154644bc6.jpg

  当日本制造的泡沫开始破灭,那些人才醒悟原来都是交了智商税。

  当然,被日本制造欺骗的不止是中国人,除了坑国内的日本人,其他国家更是该坑就坑。

  2017年10月,英国花费57亿英镑,巨资购买了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全新高铁,本来指望服役30年的高铁,首秀就搞砸了。

FXR_bbc1ac4cf6394279a6cb9d779a924c16.jpg

  不少英国人激动的搭乘了日本高铁的处女航,没想到先是空调漏水,将车厢变成了“水帘洞”,之后还发现了列车动力系统存在问题,不得不拖回去返厂。

  2018年5月,越南也吃了日本的爆亏,越南第一跨海大桥—新武沥县跨海大桥,没有选择中国,而是将订单给了日本,在花费了33亿建成的大桥,还没来得及等越南验收,2天后桥塌了,越南肠子都悔青了。

FXR_8c5927ede8034bd89c013bc2580e6cf7.jpg

  但有一点,日本制造确实值得我们学习,造假丑闻不败露则好,一旦败露了,几乎看不到有日本企业给自己开脱狡辩,他们多是清一色的鞠躬致歉,反思虽然是不会反思的,但至少态度端正,不像我们的企业,出了事后都是先否认,再甩锅。

  做错事要认,挨打要立正!这才是当下日本制造给世人最深刻的印象,不服不行!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