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小指数昨天宽幅震荡,午后沪指回补3500点缺口后回升几近收平,创业板指、深成指均跌幅缩窄留下长下影,两市个股跌多涨少,成交额连续第4个交易日突破万亿元,银行、地产、电力板块全天强势,化工股表现优异,氟化工、磷化工个股大涨,医药医疗股大跌,CRO、医疗器械、仿制药、中药、生物疫苗、医药商业等板块无一幸免,锂电股冲高回落,半导体芯片分化,次新股午后大涨。盘面上,氟化工、种植业与林业、鸿蒙概念涨幅居前,医美概念、中药、医疗器械跌幅前列。截至收盘,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0.6亿元,近五个交易日有四个交易日呈现净卖出状态。其中,沪股通全天净买入7.57亿元,深股通全天净卖出8.17亿元。
医药股的下跌主要是因为7月2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发布一则“关于公开征求《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意见的通知”,市场认为该《指导原则》是引发CRO概念近几个交易日持续跳水的直接因素,因为《指导原则》对进行Me-too、Me-better类药物研发的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作为它们下游研发外包服务商的CRO行业可能面对订单数量减少等情况,或将因此“迎来结构分化”。化工股表现强势主要受半年报业绩大幅预增的影响,半导体、锂电、光伏等冲高回落和大幅分化则体现目前市场轮动快速的特征。
我们认为此轮行情调整的主要原因一是在于反弹至前期高点和整数关口的技术压力,二是短线市场预期的变化导致部分资金流出。综合分析,我们认为下半年经济和政策预期平稳,在技术和短线预期影响下的回调时间和幅度应有限,后续市场更多的还是会回归自身的运行节奏。目前宏观面没有促使行情大涨大跌的驱动力,市场维持住整体的区间震荡仍是大概率事件。目前市场交易活跃,但仍是存量资金博弈特征明显,这导致结构性行情突出,板块间轮动较快,概念之间各自为战,无法形成统一的合力,热点分散,难以有效驱动市场,但市场也并非全无规律,成长扩散的特征就表现得比较突出,我们认为后市行情在无其他突发性因素出现之前,仍大概率维持此种特征。后市可能引起行情变化的因素主要包括美联储Taper进程以及三季度信用市场的变化。操作上,仍是要把握板块间的轮动,积极波段。标的上,短线半年报业绩预增主线仍可关注,中长线角度,基于行业高景气的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医美等以及今年政策重点扶持的高端制造和智能制造等仍可反复关注,但操作上应避免追高,多以逢低吸纳为主。
本栏目刊载的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不应以该等信息取代其独立判断或仅根据该等信息做出决策。我们力求本栏目刊载的信息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作保证,亦不对因使用该等信息而引发或可能引发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