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网站导航 开放平台 Wednesday, July 2, 2025 星期三
  • 微信

宏观视界 | 多空因素交织,商品延续分化走势

来源 外汇天眼 07-02 09:35
周四(7月1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涨跌不一,农产品多数上涨,菜粕、豆粕、豆二涨近5%;贵金属全线上涨,沪银涨近2%,沪金涨逾1%;黑色系多数下跌,锰硅跌逾4%,硅铁跌逾3%;能化品多数下跌,20号胶跌逾2%,燃油、沥青跌

  周四(7月1日),国内商品期市收盘涨跌不一,农产品多数上涨,菜粕、豆粕、豆二涨近5%;贵金属全线上涨,沪银涨近2%,沪金涨逾1%;黑色系多数下跌,锰硅跌逾4%,硅铁跌逾3%;能化品多数下跌,20号胶跌逾2%,燃油、沥青跌逾1%,而苯乙烯涨逾2%;基本金属涨跌不一,沪锌涨近1%,沪镍、沪铝跌逾1%。

  黑色建材:复产在即遭遇粗钢压减,钢材未能摆脱震荡格局。七一过后河北地区钢厂即将复产之际,市场再度传出甘肃召开压减粗钢产量的会议,这是继安徽等之后又一个省份召开类似的会议,预计其他省份或相继跟进,下半年粗钢产量压减的任务有可能按照各省的政策相继落地,钢材供给再度面临收紧的预期。需求方面,当前淡季效应明显,现货成交持续走弱,钢材面临供需两弱的格局,或继续维持宽幅震荡的格局。

  基本金属:经济数据表现向好,铜短线获得支撑。美国6月ADP就业数据好于预期,初请失业人数好于预期,表明经济延续复苏势头。此外,中国PMI好于预期,维持扩张区间,其中内需小幅回暖,经济复苏再度刺激市场情绪,铜短线获得支撑。基本面来看,三季度铜精矿TC较一季度略有上浮,铜精矿供应恢复速度缓慢;国内家电订单转淡带动铜管开工走弱,铜杆消费也未见明显起色。供需两弱格局下,铜反弹空间或受限,料将维持震荡走势。贵金属方面:一方面,美联储Taper预期持续升温,美元指数反弹,另一方面,美国经济数据持续改善,通胀延续回升;多空因素交织下,黄金或维持震荡走势。

  能源化工:原油或继续震荡运行,关注OPEC+的产量政策。现阶段原油进入OPEC+时间,市场传言OPEC+将讨论延长限产至2022年底,原油大涨,此后,OPEC+JMMC会议表示建议逐步增加石油产量,原油快速回调。基本面上来看,原油依旧强劲,一方面,随着疫苗的广泛接种,原油需求前景持续乐观,美国原油库存持续下降;另一方面,美国页岩油增长乏力,伊核协议谈判进展缓慢,原油供给压力有限。总的来看,在需求不断改善的大背景下,重点关注OPEC+最终的产量政策,除非OPEC+增产幅度超过预期,否则原油或继续震荡上行。

  农产品方面:USDA报告利多美豆,油脂集体获得反弹。美豆方面:USDA报告好于预期,美豆大幅反弹,当前美豆优良率连续低于预期,叠加天气炒作预期仍在,美豆短线仍有支撑。国内方面,豆油、棕榈油均跟随美豆出现较大幅度的反弹,随着美豆基本面再度回归供给收缩的预期,油脂短期或再度得到支撑。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国内大豆到港量持续走高,油厂开工率保持高位,豆油库存开始回升,供给紧缺的支撑有所减弱。同时,棕榈油进入增产周期,如果疫情没有进一步升级,那么棕榈油很可能转为累库阶段。而这将限制油脂反弹的空间。

  住建部党组召开(扩大)会议强调,要以绿色低碳发展为路径,突出结果导向,定标准、建平台、强考评,加快完善住房制度,努力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全面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大力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

  银保监会研究部署银行保险业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十四五”期间金融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重点,持续优化金融服务模式,强化监管协同,坚决守护区域风险底线。

  央行:为满足金融机构临时性流动性需求,6月对金融机构开展常备借贷便利操作共85.5亿元,其中隔夜期3亿元,7天期37.5亿元,1个月期45亿元。

  6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微降至51.3,低于5月0.7个百分点,为三个月以来的低点,显示受疫情反复和供应链受阻影响,6月中国制造业增长势头减弱。

  22个重点城市首轮土拍结束,供地总成交金额为10668.96亿元,突破万亿大关。其中,杭州以57宗地共1178.53亿元的价格位列22个城市之首;第二个揽金千亿的城市是北京,30宗地块总成交金额达1109.71亿元;南京超越广州和上海,以992亿元的总成交金额位列“收金榜”第3位。

  中指院:上半年,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累计上涨1.70%,同比扩大0.43个百分点,但仍处低位;6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36%,较上月扩大0.02个百分点,涨幅连续48个月在0.6%以内;同比则上涨3.89%,涨幅较上月收窄0.19个百分点。

  经合组织:全球税收改革已获得130个国家的支持;全球税收协议将于10月敲定。

  美国5月营建支出环比降0.3%,预期升0.4%,前值升0.2%。

  美国至6月26日当周初请失业金人数为36.4万人,再度刷新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新低,表明随着经济重新开放和劳动力需求上升,美国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同日公布的美国6月挑战者企业裁员人数约2.05万人,续创2000年6月以来新低。

  美国6月ISM制造业PMI为60.6,环比下降0.6个百分点,但仍连续13个月处于扩张区间。ISM表示,工人缺乏、零件短缺导致的短期停工、空缺职位难以填补等问题继续限制着制造业的增长潜力。

  美国6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62.1,前值62.6,预期62.6。IHS Markit首席经济学家表示,需求激增推动美国制造业产出再次大幅上升,新订单和生产增速均创纪录最高水平。但产能限制以及材料和劳动力的短缺继续阻碍增长势头,这意味着对价格的担忧继续加剧。

  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随着疫苗接种进展加快,经济前景的改善降低了出现严重情况的可能性;对派息的限制可能在9月结束,银行必须充分反映信贷风险和相关规定。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不应对暂时性的通胀上升反应过度;看到通胀压力持续上升的迹象,准备用货币政策工具来应对;英国经济可能会回到较低增长的状态;预计通胀上升将是经济反弹的暂时特征,重要的是要确保经济复苏不会受到过早收紧货币政策的影响;关注的重点应该是人们是否以及以多快的速度重返劳动力市场,而不是工资增长数据。

  韩国6月出口额同比增长39.7%,增幅创下历年同月之最,且连续8个月保持增势。同期进口额同比增加40.7%。贸易收支实现44.4亿美元顺差,连续14个月保持顺差。

  欧元区5月失业率为7.9%,预期8%,前值从8%修正为8.1%。

  欧元区6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63.4,续创历史新高,预期63.1,初值63.1。德国6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65.1,预期64.9,初值64.9。法国6月制造业PMI终值录得59,预期58.6,初值58.6。

  德国5月实际零售销售同比减2.4%,预期减1%,前值从增4.4%修正为增5.1%;环比增4.2%,预期增5%,前值从减5.5%修正为减6.8%。

  日本二季度大型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继续回暖,从上季度的5点升至14点,连续第4个季度上升。大型非制造业企业信心指数由上季度的负1点升至1点。

  澳大利亚截至5月三个月职位空缺环比激增23.4%,达到历史新高36.25万,比疫情前水平高出57%,所有行业的企业均表示在快速增长的经济中难以找到工人。近一个月来,澳洲就业情况好于所有的预测,驱动失业率下降至5.1%。

  消息人士称,沙特和俄罗斯已就提高石油产量达成初步协议。欧佩克+将讨论8-12月每月增产40万桶/日,低于此前市场主流预期的增产50万-100万桶/日,并讨论将石油供应协议延长至2022年底。

免责声明: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