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通财经APP讯——美联储周三(11月19日)刚刚公布的10月28-29日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会议记录,像一颗重磅炸弹扔进了全球金融市场。这份记录揭示了美联储内部前所未有的政策分歧:尽管上月勉强以10:2的投票结果将基准利率下调25个基点至3.75%-4.00%,但许多决策者明确反对进一步降息,尤其是针对即将到来的12月9-10日会议。记录中充斥着对通胀顽固的担忧、对就业数据缺失的焦虑,以及对美联储公信力的深刻反思。市场瞬间反应剧烈,美国股市涨幅收窄、国债收益率上扬、大涨,12月降息概率从之前的近50%暴跌至30%!
罕见内部分歧:美联储为何在上月“勉强”降息?
会议记录显示,上月降息决定并非一边倒。“许多与会委员”虽然赞成小幅下调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但同时强调,如果保持利率不变,他们也会感到满意。还有几位委员直接投下反对票,他们对实现2%通胀目标的进展停滞表示强烈担忧,认为如果通胀不能及时回落,长期通胀预期可能会脱锔上升,导致高通胀彻底根深蒂固。更令人震惊的是,大部分与会委员直言,进一步降低政策利率可能会大幅增加通胀死灰复燃的风险,甚至被外界误解为美联储对2%通胀目标缺乏坚定承诺。
这种分歧反映出美联储内部的核心矛盾:一方面,就业市场出现疲软迹象,需要宽松政策来防范失业率进一步上升;另一方面,通胀已经连续四年半高于2%目标,近期几乎没有明显改善迹象,预计2026年也仅会缓慢回落。许多鹰派官员认为,现在优先考虑就业而忽视通胀,无异于饮鸩止渴,可能让美联储好不容易取得的抗击通胀成果付诸东流。
12月降息前景蒙上厚厚阴影:三派对峙,无一占优
记录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是对12月会议的讨论。美联储19位参会委员(包括12位投票委员)明确分成三派,而且没有任何一派形成明显多数:
1、“几位”委员认为,如果经济数据符合预期,12月降息可能是合适的;
2、另“几位”委员承认最终需要继续降息,但不一定非要在12月行动,可以再观察一段时间;
3、而“许多”委员已经彻底排除了12月降息的可能性——在美联储的官方措辞中,“许多”明显多于“几位”,但仍未达到“大部分”的多数级别。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上月会后新闻发布会上就异常直白地警告:12月降息“绝非板上钉钉”,甚至“远远不是”。他提到,越来越多委员建议“至少再等一个会议周期”再考虑进一步宽松。记录进一步证实,许多委员强调,面对双重风险(通胀反弹 vs. 就业下滑)和关键经济数据严重缺失,美联储在政策决策上必须保持高度审慎。
数据真空加剧不确定性:政府停摆让美联储“盲人骑瞎马”
更雪上加霜的是,美国近期创纪录的政府停摆导致大量关键数据延迟或永久缺失。美联储在12月会议前,将无法获得10月和11月的完整就业报告——美国劳工统计局最新修订的时间表显示,这两个月的合并就业数据要到12月16日(即美联储会议结束后一周)才会公布,而10月份的失业率数据甚至可能永远无法完整统计。9月份的延迟报告虽将于11月20日(周四)发布,但最新通胀数据的时间表仍未确定。
鲍威尔坦言,虽然美联储可以通过民间和公共渠道拼凑经济图景,但官方失业率和通胀数据的缺失,会让决策者们放慢脚步。“如果不确定性极高,这本身就可能成为我们谨慎行事的理由。”Pantheon Macroeconomics高级经济学家Oliver Allen评论道:“FOMC内部的分歧比平常严重得多,劳工统计局今天公布的时间表只会进一步强化鹰派立场。”
意外提前终结QT:流动性大转向,但资产负债表仍庞大如山
另一大重磅是,美联储决定从12月1日起提前终止量化紧缩(QT),比市场夏季预期早得多。“几乎所有”决策者都支持这一决定,只有一位官员(理事米兰)主张立即停止。QT从2022年开始,目的是抽走疫情期间注入的过剩流动性,目前已将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从峰值近9万亿美元缩减至6.6万亿美元,但仍远高于疫情前的4.1万亿美元。
终止QT意味着美联储将停止让到期美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自然滚出,而是全部再投资,其中MBS回收资金将转向短期国库券,以增强应对市场流动性波动的灵活性。多位官员表示,未来可能进行一些技术性国债购买,以平衡经济增长下的流动性需求,但强调这不代表货币政策转向宽松。
尽管如此,庞大的资产负债表仍引发争议。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警告,这会扭曲收益率曲线、模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界限,甚至放大美联储在金融市场的影响力。克利夫兰联储主席哈玛克则认为,在当前利率管理框架下,这一规模仍属合理。理事米兰更直言,如果放松银行监管,未来还有进一步缩表空间。
市场剧烈反应:降息梦碎,美元、国债收益率齐飞
会议记录一出,市场瞬间变脸。芝商所FedWatch工具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跌至32.8%,远低于前一日的48.9%。大涨0.59%至100.17,盘中刷新两周高点。美国国债收益率全线上涨,股市涨幅大幅收窄。
StoneX市场研究全球主管Matt Weller指出:“形势对鸽派极其不利。”丰业银行分析师Osborne则指出,如果年底前就业数据进一步疲软,明年年初可能出现更激进的“追赶式”降息压力。
结语:美联储进入最艰难抉择时刻,2026年政策路径悬念丛生
这份会议记录彻底打破了市场对美联储“连续降息”的幻想。内部鹰鸽大战空前激烈,数据真空又让12月会议充满不确定性。鲍威尔领导下的美联储,正面临着保就业还是死守通胀底线的艰难平衡。一旦通胀预期脱锔,后果不堪设想;但若就业崩盘,又可能重蹈上世纪70年代覆辙。无论12月最终按兵不动还是小幅行动,2026年的货币政策路径都将更加谨慎、更加依赖数据。投资者们,系好安全带——美联储的“降息盛宴”很可能已经到头,真正的硬仗才刚刚开始!